凡亿教育-媛媛
凡事用心,一起进步
打开APP
公司名片
凡亿专栏 | 2024年中国智能变电站产业国家政策及市场分析总结
2024年中国智能变电站产业国家政策及市场分析总结

智能变电站是指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主要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以及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相比其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有五大特点,分别是

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测、高安全性、适应性强和绿色环保,在很大程度上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来源。

再加上,智能变电站采用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而且,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局限于配电、城市照明领域,还扩展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成为新能源一体化和用电安全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智能变电站发展,政策历程上从“双碳”政策推进变压器能效提升,移植到2023年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相关行业政策历程如下:

1、2020年

《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及验收标准》;

2、2021年

《2030年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变压器能效提升能计划(2021-2023年)》;

3、2022年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4、2023年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荐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

从2016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等多部门陆续印发只能变电站产业的相关政策,从这些政策可看出是以支持类为主。

1、《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共性需求,依托能源工程因地制宜挖掘和拓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重点推进在智能电厂、新能源及储能并网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及灾害监测、智能变电站自愈配网、智能微网、氢电耦合、分布式能源智能调控、虚拟电厂、电碳数据联动监测。

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

到 2025 年,通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产品设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市场占有率。与 2021年相比,在运高效节能电机、在运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占比分别提高超过 5 个百分点和 10 个百分点:到2030 年,重点领域产品设备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

锚定“双碳"的战略目标,以2030年、2045 年2060 年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 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 年至 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 2060年)有计划、分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度条"。

4、《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同时,我国在智能变电站行业提出了相关发展目标。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智能变电站行业发展提供保障。其中与智能变电站行业相关举措如下:

①以数字化智能化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推动变电站和换流站智能运检、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配电智能运维体系建设,发展电网灾害智能感知体系,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对偏远地区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②推动多元化应用场景试点示范

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共性需求,依托能源工程因地制宜挖掘和拓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重点推进在智能电厂、新能源及储能并网、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及灾害监测、智能变电站、自愈配网、智能微网、氢电耦合、分布式能源智能调控、虚拟电厂、电碳数据联动监测、智慧库坝、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田、智能管道、智能炼厂、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大数据中心及综合服务平台等应用场景组织示范工程承担系统性数字化智能化试点任务,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31省市也提出了智能变电站行业的发展目标,政策内容主要涉及智慧电网、智慧园区、数字经济建设等方面。

1.png

此图片来自前瞻经纪人APP,如涉及图片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于联系工作人员,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和您对接删除处理!

本文凡亿教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凡亿课堂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相关阅读
进入分区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