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B10B编码技术是应用最广的高速串行数据接口,它通过一系列规则及机制,确保在编码后的数据流中“0”与“1”的个数保持平衡,这种机制有利于减少直流偏移、维持信号完整性及提高通信稳定性。那么是如何做到的?
1、编码规则设计
8B10B编码将8位数据映射为10位编码,这些编码被设计为具有特定的“0”和“1”分布,以避免长连“0”或长连“1”的出现。
编码过程中,通过仔细选择10位编码的组合,可以确保在每个编码字中“0”和“1”的个数接近相等,从而在整体上维持平衡。
2、使用RD字符进行补偿
当数据流的“0”和“1”个数出现不平衡时,8B10B编码采用一种称为“运行差异”(Running Disparity,RD)的特殊字符进行补偿。
RD字符分为RD-和RD+,其中RD-表示“1”的个数比“0”多2个,而RD+表示“1”的个数比“0”少2个。
通过在编码过程中适时插入RD-或RD+字符,可以调整数据流的“0”和“1”个数,使其保持平衡。
3、维持不平衡度在限定范围内
8B10B编码确保在任何给定时刻,数据流中的“0”和“1”不平衡度(即“0”的个数减去“1”的个数)不会超过预定的限制。
这通常是通过限制连续出现的相同比特数(如连“0”或连“1”)来实现的,确保编码后的数据流在整体上保持平衡。
4、编码过程的动态调整
在实际的编码过程中,8B10B编码器会根据当前数据流的“0”和“1”个数动态地选择适当的编码字。
通过这种动态调整机制,编码器可以确保在整个编码过程中维持“0”和“1”的平衡。
本文凡亿教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