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亿教育-婷婷
凡事用心,一起进步
打开APP
公司名片
凡亿专栏 | 提高D类放大器的散热效率实战案例
提高D类放大器的散热效率实战案例

1、D类放大器的热损耗分析

D类放大器虽然效率高达85-95%,但剩余5-15%的能量仍会转化为热量,主要来自:

MOSFET开关损耗(占60%以上)

导通损耗:RDS(on) × I2

开关损耗:(trise + tfall) × fsw × VDS × ID

输出滤波器损耗(LC网络焦耳热)

死区时间导致的交叉导通

2、PCB布局布线优化

①功率器件布局

MOSFET选型:

优先选择低RDS(on)型号(如Infineon IPD90N04S4,RDS(on)=4mΩ)

封装建议:TO-252(DPAK)或DirectFET(底部散热)

布局规则:

功率MOSFET间距≥5mm(避免热耦合)

对称布局(如半桥电路的上下管镜像对称)

②铜箔

1.png

PS:使用十字连接避免焊接冷焊,同时保证热传导。

3、主动散热方案

散热器选型

自然对流:铝挤散热器(如Aavid 580200B00000G)

强制风冷:选用轴流风扇(如Sunon MF60251VX)

4、热仿真与测试

①仿真关键步骤

建立3D模型(Allegro 3D Canvas或Flotherm)

设置边界条件:

环境温度:25℃(工业级按55℃)

风速:自然对流按0m/s,强制风冷按1-2m/s

验收标准:

MOSFET结温Tj ≤ 125℃(硅器件)

PCB热点温度 ≤ 105℃(FR4极限)

②实测方法

红外热像仪(FLIR E8):关注MOSFET、电感和输出滤波电容

热电偶(K型):贴在MOSFET引脚根部(反映真实结温)


总结:

高效散热=30%器件选型+40%PCB设计+30%系统整合。关键记住三点:

热量要导得出(铜厚/过孔/导热材料)

热量要散得走(散热器表面积/风道设计)

源头要控得住(开关频率/死区时间优化)

避坑提醒:

❌ 勿用FR4做散热主体(导热系数仅0.3W/mK)

✅ 优先考虑MOSFET背面散热(如Flip-Chip封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凡亿课堂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相关阅读
进入分区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