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设备的核心载体,就像城市中的道路网络。作为电子工程师,理解PCB的电气特性和物理特性是设计可靠电路的关键。
一、PCB物理特性:电路板的“肉身”
1. 基础构成
PCB像一块电子三明治,典型结构包含:
基材:FR-4玻璃纤维(常见材料,介电常数约4.5)
铜箔:18μm(0.5oz)到70μm(2oz)厚度可选
阻焊层:绿色或其他颜色的保护涂层
丝印层:白色字符标识元件位置
2. 关键参数
厚度:标准1.6mm(类似银行卡),高速板可能采用0.8mm
铜厚计算:1oz铜=35μm厚,可承载约1A电流(10mm线宽时)
线宽/间距:常规工艺最小6mil(0.15mm),高端可达3mil
3. 设计实践
散热设计:大电流路径采用"泪滴"焊盘
机械强度:板边保留3mm非布线区
典型误区:忽略热膨胀系数(CTE),导致高温变形
二、PCB电气特性:看不见的“灵魂”
1. 核心电气参数
特征阻抗:高速信号线需控制50Ω(如USB差分线)
介电损耗:FR-4材料在1GHz时tanδ≈0.02
寄生电容:相邻走线间距2mm时,容值约0.3pF/cm
2. 信号完整性表现
反射现象:阻抗突变处产生信号回弹(如过孔处)
串扰控制:3W原则(线间距≥3倍线宽)
延时计算:FR-4材料信号速度约15cm/ns
3. 电源完整性要点
电源平面谐振:典型谐振频率公式f=150/(L√ε_r) MHz(L为平面边长cm)
去耦电容布局:采用"大电容靠近电源入口,小电容靠近芯片"策略
三、PCB设计的考虑因素参考
本文凡亿企业培训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