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软件,即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软件系统。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和资源管理进行整合,涵盖了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生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核心模块,旨在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需求日益迫切。ERP软件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成为企业提升综合效能的重要工具。
在数字化经济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ERP软件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采购、销售、管理等诸多流程的自动化。而且ERP软件能够整合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流程,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处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ERP软件,企业可以对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掌控,优化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
随着ERP软件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它将为更多行业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和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国家层面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鼓励与扶持,为ERP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虽然ERP软件算是计算机软件中的一类,但我国政府直接关于ERP软件政策较少,基本上是基于整体软件行业及产业数字化的政策规范。我国关于ERP软件的政策历程如下:
①“十一五”规划
加快制造业信息化,优先重点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
②“十二五”规划
加强信息服务,提升软件开发应用水平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
③“十三五”规划
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暂甏技术。
④“十四五”规划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你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
.....
总体上来说,我国发布关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中,多次提及到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此外,在部分其他行业的相关政策中,提及到ERP软件在行业中的推广应用,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推动ERP行业对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渗透。
此外,由于ERP软件涉及到企业关键信息,因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软件产品信息安全的相关政策,有利于保护企业机密信息不被泄露,降低ERP软件信息安全风险。
那么我国关于ERP软件的相关政策有哪些?
1、《“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2021年11月15日,中国工信部发布《“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APP突破100万个,长板优势持续巩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级企业过百家,千亿级企业超过15家;建设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培育超过10个优质开源项目。高水平建成20家中国软件名园;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2、《信创79号文件》
2022年9月底,国资委下发内部79号文件,全面指导并要求国央企落实信息化系统的信创国产化改造。79号文件部署了国央企信创改造的具体量化要求和推进时间表,最终要求在2027年底前,实现所有央国企的信息化系统国产替代。在实施要求上,按照信创不同领域的替换难度、考虑国产技术水平、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替换原则划分为“全面替换”、“应替就替”、“能替就替”,分情况控节奏推进信创替代工作。
同时,我国31省市也提出了软件行业的发展目标。其中,北京、上海、重庆、浙江、江苏等地均提出了至2025年末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规模目标。此外,广东、福建虽未公布营收规模目标,但在推进产业数字化方面也提出相关的建设目标或规划,如设立工业软件基金,培育工业软件优秀企业等。具体如下:
此图片来自前瞻经纪人APP,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于联系工作人员,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和您对接删除处理!
本文凡亿教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