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电源设计是确保电子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对工程师来说,想要设计一个合格的FPGA电源,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电源类型、电源时序、配电结构及功耗分析等。
1、电源类型选择
FPGA的电源要求输出电压范围从1.2V到5V,输出电流范围从数十毫安到数安培。常用的电源类型包括:
低压差(LDO)线性稳压器:适用于电路板空间有限、低输出噪声要求高、对输入电压变化和负载瞬变响应快速的场景。
开关式DC-DC稳压器:在效率要求高、输出电流大的情况下更为适用,但需注意其增加的输出噪声。
2、电源时序控制
电源时序分为上电时序和掉电时序,合理的时序控制可以减少系统故障风险。
上电时序:先为VCCINT供电,其次是VCCBRAM、VCCAUX、VCCAUX_IO,最后是VCCO。确保内核电压先于I/O电压上电,有助于系统稳定启动。
掉电时序:与上电时序相反,先关闭VCCO,再关闭其他电源轨。
3、配电结构设计
集中式电源结构(CPA):适用于低电压、低电流密度的场景,但需注意铜线或PCB轨道的电阻损耗。
分布式电源结构(DPA):在每个负载点附近设置DC/DC转换器,减小线路电阻和配线电感引起的电压下降,更适合高速、高密度FPGA器件。
4、电源引脚与IO电压
电源引脚:包括内核电压引脚VCCINT和IO电压引脚VCCIO,确保两者提供稳定的电压供应。
IO电压分组:新一代FPGA支持用户IO分组,每组可加各自的电压,增强了灵活性和适应性。
5、功耗分析与管理
总功耗计算:包括待机功耗、动态功耗和I/O功耗,确保总功耗不超过FPGA的承受范围。
热功耗管理:考虑器件内部的实际热功耗,通过散热方案如铝热沉等实现更好的热传导性能。
浪涌电流与配置功耗:在上电阶段,提供足够的电流以应对浪涌电流,同时在配置阶段控制功耗,确保系统稳定初始化。
6、其他注意事项
电源调节器选择: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DCDC或LDO等电源调节器。
保护功能:实现过压保护(OVP)、欠压保护(UVP)、过流保护(OCP)和短路保护等功能,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凡亿教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