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设计是电力电子与PCB工程的交叉战场,一个流程疏漏直接导致产品夭折。本文剥离冗余理论,直击设计全流程的核心节点,用工程师的语言重构操作规范。
1、元件参数炼金术
元件选型:功率器件耐压≥1.5倍输入电压,电容容值≥2倍需求,电感电流≥1.2倍额定值。
参数设置:MOSFET导通电阻≤10mΩ,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50ns,变压器磁芯损耗≤0.2W/cm³。
封装确认:QFN封装焊盘间距≥0.5mm,TO-220引脚间距≥2.54mm,SOP封装本体高度≤1.5mm。
2、原理网表炼狱考验
原理图设计:电源/地线宽度≥2mm,高频信号线间距≥2倍线宽,关键节点加测试点。
网表生成:使用Altium/PADS生成网表,检查网络连接正确性,重点核查电源/地线连接。
网表导入:导入PCB前进行DRC检查,禁止出现Floating Node,关键网络需手动核对。
3、设计参数暴力校准
层叠结构:4层板采用Signal-GND-PWR-Signal结构,6层板增加GND/PWR层,高频信号走内层。
布线规则:电源线宽≥0.5mm,信号线宽≥0.2mm,差分线对内间距≤2倍线宽,阻抗控制50Ω±10%。
安全间距:导体间距≥0.2mm,焊盘间距≥0.3mm,过孔间距≥0.4mm,高压区间距≥3mm。
4、手工布局电磁囚笼
布局原则:功率级与控制级分区,变压器/电感远离敏感器件,输入/输出端口物理隔离。
热设计:功率器件间距≥5mm,散热片与PCB间距≥2mm,热敏元件远离发热源。
信号完整性:高频信号线长度≤λ/10,关键信号线加端接电阻,时钟线远离模拟信号区。
5、手工布线高频战争
布线顺序:先电源/地线,后信号线;先关键信号,后普通信号;先高频信号,后低频信号。
关键信号线:时钟线包地处理,差分线等长匹配,敏感信号线加屏蔽地线。
电源/地线布局:采用网格状铺铜,电源线宽度≥2mm,地线宽度≥3mm,禁止出现孤岛铜皮。
6、验证设计死亡审判
电气规则检查(ERC):检查网络连接、元件参数、封装匹配,重点核查电源/地线连接。
信号完整性分析(SI):检查反射、串扰、时序,关键信号线需进行仿真验证。
热仿真(Thermal):建立热路模型,优化散热路径,确保结温≤150℃。
7、复查终极关卡
设计规则检查(DRC):检查线宽、间距、过孔、焊盘,重点核查高压区安全间距。
可制造性审查(DFM):检查线宽/间距≥0.1mm,焊盘直径≥0.8mm,禁止出现锐角走线。
文档归档:生成Gerber文件、钻孔文件、装配图、BOM表,版本号需统一。
8、CAM输出制造通行证
光绘文件输出:检查层叠顺序、线宽/间距、焊盘/过孔,重点核查阻焊层开窗。
钻孔文件生成:检查孔径、孔位、孔类型,禁止出现未定义孔径。
工艺文件编制:明确表面处理、阻焊颜色、字符标注,重点标注高压区警示标识。
本文凡亿教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