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亿教育-思敏
凡事用心,一起进步
打开APP
公司名片
凡亿专栏 | 国产芯片行业,何时停止无用的内耗?
国产芯片行业,何时停止无用的内耗?

中国芯片行业作为全球芯片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5G、政府扶持、技术创新等推动下,中国芯片企业已实现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过渡阶段,实现了技术和市场占有率的双重提升。

但一场隐秘的人才战争正在中国芯片行业愈演愈烈,并且开始威胁到这个传统行业的正常运转及体系。

众所周知,人才资源已替代原材料成为当下芯片行业的核心竞争点,因此“挖角”现象时常发生,并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变得愈发不择手段。尤其是在近年来的国际芯片战争叠加缺芯潮,让企业组织忽视了这种无序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直到进入市场低迷期,其危害逐渐显现。

3.png

步入2023年来,各大景园代工厂商的业绩营收明显出现下滑趋势,以手机和PC为首的消费电子市场更是前所未有的低迷,受此影响,多位晶圆厂商开始削减资本开支,延缓产线扩产计划。

如果对晶圆代工行业有所了解,不难看出近年来由于手机和5G的带动下,各大晶圆厂商纷纷扩张加大产能,远快于专业人才的增长速度,这也造成各家在人才争夺战中“十分内耗内卷”,多个关键岗位薪资福利翻倍都是常态。

一边盲目扩张以拉大利润营收,另一边却被“偷家”导致产能降低,导致团队与产线一样支离破碎,这一来一回之间,国产芯片行业真的有得到良性发展吗?

数据显示:在2021—2023年期间,中国大陆将共投建20条12寸晶圆产线,这意味着国内新建产线至少需要超过2万名有产业经验的工程师。而现实是,当前行业中这方面的人才远达不到这个数字。人才不够,所以只能靠跳槽和挖角填补,因此电子工程师成为这场风波的焦点。

同时培养体系也是问题之一,国内晶圆产线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相对要落后一些,这直接导致了在同等产能下,国内产线对人的需求明显要更多。国内晶圆代工厂相比国际顶尖晶圆代工厂,缺乏对员工的针对性培育计划。大部分公司都不会选择繁琐地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毕竟直接去友商那里高薪挖人不需要付出沉没成本,即使给出两倍,乃至三倍的工资,也比系统性地培训员工划得来,导致国内电子工程师成长非常慢。

短期内人才争夺大战是不可能结束,因为社会层面的人才缺口不是半导体行业可以左右,但晶圆厂自身“力所能及”的功课也有很多。如果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势必也会缓解当前人才缺口紧张的问题。

当前的行业现状是,全球半导体市场处于降温阶段,除了车规半导体等少数应用外,大部分晶圆代工的供给已经明显多于终端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从2020年至2023年,中国大陆共有20条晶圆产线投建。

更何况,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产线的定位几乎全部为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

而在另一边,这些新上马的项目为了快速提高产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又不得不在行业中整建制地挖人,最终行业又回到关于人才的零和博弈之中,如果不能从源头上做出改变,“抢人大战”可能还是会在国内芯片制造业中一次次地重复上演。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凡亿课堂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相关阅读
进入分区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