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浪潮正席卷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和储能系统等迎来黄金发展期,锂电材料作为其中的必备材料,正在受到各国各个公司抢夺,新一轮“锂资源抢夺战”的爆发从而促使锂电材料价格不断飙升。
学习锂电池?学习BMS?
上游陷入抢夺战,产能吃紧,价格上涨,下游自然也遭殃,特斯拉、大众、蔚来等国内外众多新能源汽车厂商被迫米那里电池短缺问题,不得不进入上游抢夺资源。
随着越来越多的参赛者加入战争,围绕锂资源的战场越打越大,欧美国家、资本巨头、欧美矿企、车企和锂电企业等均已投入其中,那么在这场激烈的战役中,中国能否站到最后取得胜利?
作为已知质量最轻的金属,锂的化学性质相当的活泼,所含的能量非常高,适用于科技、储能及军工等多种领域,甚至被叫做“白色石油”。锂电池的作用非常广,是智能手机、电脑、相机、电视等多种电子产品的必备电池,更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器件(动力电池)。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锂电池,全球的电子工业都将崩溃。然而全球锂矿资源分布不均匀,一般来说,锂矿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锂精矿、盐湖、锂云母。其中锂精矿主要产地集中在澳大利亚,盐湖主要产地在南美三角地带,锂云母分布地较分散,如津巴布韦、加拿大、美国等。
据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总量约8600万金属吨,其中58%的锂资源集中在南美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而这三国份额占比已达到58%,美国(9.2%)次之,接着是澳大利亚(7.4%),最后是中国(5.9%)。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带动下,锂资源需求急剧增长,据雅保预测,到2030年,全球对锂的需求将达到250万吨碳酸锂当量/年。锂资源的下游应有主要集中在欧美、中日韩等新能源汽车大国,尤其是中国,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消费的锂资源占总锂资源的54%。
因此,对我国来说,争夺锂矿资源是必须的一件事。
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认识到锂资源的重要性,欧盟将锂列为14种关键原材料之一,美国将锂作为43种重要矿产资源之一,中国将锂定位为24种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等。
于是,围绕着锂矿资源的全球大战正在爆发中,五十家日企报团取暖成立电池供应链协会,其中丰田已取得阿根廷锂矿的约25%采购权;韩国的浦项化学一开始在阿根廷建设锂商业化工厂,并与LG等合作在印度尼西亚建立电池供应链;美国为本国精炼厂提供30亿美元补贴抢夺锂资源;法国矿业巨头Eramet获得在阿根廷开发盐湖提锂许可;宝马本田特斯拉等纷纷进军锂矿资源。
反观中国,在“碳中和”和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大力发展本土锂资源,青海、西藏优质盐湖及川西硬岩锂矿资源的开发日渐提速,同时中国企业将重点转向海外矿山,通过海外“淘金”的方式扩充锂资源储备。如天齐锂业砸41亿美元成为智利最大锂商MSQ的第二大股东、赣锋锂业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买下矿山、宁德时代砸重金收购海外企业承包盐湖项目等。
不难发现,中国资本力量在锂矿抢夺战中较为显眼,中国企业在海外大量购买锂矿,收购锂矿公司已成主流抢夺方式。
同时,我国锂电池生产技术能力雄厚,据数据显示,中国生产全球近三分之二的锂离子电池,并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锂加工设施,再加上中国与矿业体系成熟的澳洲运输条件更为便利,可以说我国在全球锂矿资源抢夺战中是有能力站到最后的。
欲了解更多的锂电池资讯,可关注凡亿课堂。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