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锂电池潜在的诸多取代者中,钠离子电池的呼声不小,其主要优势就在于丰富的储量、低廉的成本、较高的安全性等,而当前锂面临的问题就是高成本和稀缺性。
据财联社报道,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可制备出微架构、高性能负极也就是硬碳电极,可以快速传输能产生能量的离子。
科学家们相信,目前通过3D立体光刻术来打印出的树脂制成的微晶格结构,随着分辨率的提升,最终可能超过锂离子电池。
此前,我国的宁德时代已经发布了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为160Wh/kg,常温环境下可在15分钟内充电80%以上。在零下20度环境中,依旧保持90%以上的放电效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
对比锂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除了能量密度较弱,并没有明显缺点。而规划中的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更是有望突破到200Wh/kg。
此文内容来自快科技,作者万南,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于联系工作人员,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和您对接删除处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