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性能计算与嵌入式系统设计中,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其灵活性和可编程性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然而,随着功能密度的增加,FPGA的功耗问题日益凸显,所以了解FPGA功耗是很有必要的。
1、待机功耗:泄露电流的影响
定义:FPGA在待机模式下,由于晶体管泄漏电流而产生的功耗。
影响因素:工艺节点(如90nm)、管芯大小、温度。
优化策略:降低管芯结温,选用低功耗工艺技术的FPGA。
2、动态功耗:内部节点电容充放电
构成:包括导线功耗和逻辑单元(LE/ALM)功耗,主要由RAM模块、DSP乘法器、PLL、时钟树网络及HSDI收发器等结构单元贡献。
计算公式:动态功耗 = VCCINT × Σ ICCINT(各单元电流之和)。
优化方向:减少内部开关频率,优化逻辑设计以减少电容充放电次数。
3、I/O功耗:外部负载与驱动电流
来源:外部负载电容、阻抗模式输出驱动电路及匹配网络的充放电。
计算公式:I/O功耗 = (有源输出驱动数 × 功耗系数) + 0.5 × (总电容) × VCCIO × fMAX × (触发因子/100)。
管理要点:合理设计输出缓冲,减少外部负载电容,优化I/O标准电压摆幅和频率。
本文凡亿教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暂无评论